何謂催眠?

    『教育部國語辭典』查詢催眠一辭,可以得到以下解釋:『用特殊方法使人或動物進入一種睡眠狀態。此種睡眠狀態與普通睡眠不同,被催眠者仍可走路或說話,通常具有缺乏自主意願、注意力無法集中、對過去的經驗能產生視覺上的回憶能力等特質。常用於心理醫療或魔術表演等。』;在『牛津英漢辭典』裡頭針對催眠一辭的解釋為:『state like deep sleep in which a person's acts may be controlled by another person(一種類似睡眠狀態,處在這狀態中的人的行為會被另一個人所控制)』。

    此兩項中外辭典裡對於催眠的解釋可說是錯誤連篇(中文版的勉強可當做解釋),不過,我相信看過這樣解釋的人,一定會對催眠產生『神秘』、『危險』的第一印象。說實在,催眠一點也不神秘,它真的普通到不能再普通了,只不過一般人不曉得怎麼『如何使用』它,更不曉得其『運作原理』,以下就解釋給各位參考吧。

    用儀器量出來的東西似乎比較有公信力,不免俗的,這裡就以『腦波儀』測出的腦波圖來做解釋。一般人都會把催眠狀態與睡眠拿來做比較,但是要瞭解的是『催眠絕對不等於睡眠』。但為什麼會被一般人誤解呢,那是因為大家看到的被催眠者的反應就像是睡著了一樣,或許也有些人會認為被催眠者『昏睡』過去了。其實,被催眠者是沒有睡著的,也沒有昏迷,他的感知能力可能還比清醒時敏銳得多。以下介紹腦波的狀態分類:

(1)β波(Beta waves--頻率為14~30Hz):人在清醒思考活動時的大部份腦波。

(2)α波(Alpha waves--頻率為8~13Hz):人在清醒、閉眼休息放鬆時之狀態可發現這種腦波。

(3)θ波(Theta waves--頻率為4~7Hz):人的意識中斷、身體深沉放鬆,高度受暗示性的腦波狀態,此腦波與腦部邊緣系統有非常直接的關係,對於觸發深層記憶、強化長期記憶有極大的幫助。

(4)δ波(Delta waves--頻率為1~5Hz):為熟睡、無意識狀態時的腦波,是指人處於睡眠的第三及第四階段的非快速動眼時期(Non-REM)的腦波。

    在催眠狀態中,α波出現的頻率很高(或至淺層的θ波),但是睡眠狀態則是一路由β波進入到δ波,再經週期迴盪,直至清醒。熟睡中的人與處於深層催眠中的人是完全不一樣的腦波狀態。

    以上是以科學儀器來量測催眠狀態與睡眠的差異,但催眠現象卻是我們每天都會發生的狀態,例如:發呆、專心看著電視節目、看書、聽演講、專心聽音樂、禱告.....。這些日常中會出現的行為都有一個相同點,那就是個體處於那樣的狀態中時,思緒『高度專注』在某一物體或事件上,對於身旁的其他事件『視若無睹』。當您在專注看電視節目時,外頭可能車來人往的,雖然您的耳朵聽見了,您卻不會受到干擾,可能還會跟著電視劇哭或笑咧!到廟裡燒香祈福時,在萬人竄動的廟堂裡,您的腦海中是否只存在著您的祈求語,根本不會留意身旁發生了什麼事。在這些行為中,如果用儀器去測量您的腦波時,即會出現大量的α波。

    催眠是什麼?Dave Elman認為催眠狀態就是『跳過人的批判意志,進入到一個選擇性思考』。當有人拿著一顆玻璃球對著您說:『這是一顆價值不斐的水晶,充滿能量,握在手上時會感受到麻刺的感覺喔!』,當您相信了這句話(跳過批評意志),握著此玻璃球時,您就會產生手部麻刺的感覺(您選擇了手部會有麻刺的感覺),如此,催眠現象就產生囉!所以,催眠夠簡單吧,這就是我們隨時隨地都處在催眠的情境中而不自知。

    這句話『信則靈、不信則不靈』是有其道理的,這也解釋了,當您『不信』時,您決對不會產生任何的催眠現象。所以,所有的催眠現象其實都是『自我催眠』。想想,當您完全不信媽祖或耶穌時,那尊神象或十字架雕象會對您起認何作用嗎?